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南京主城区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被引:56
作者
许文雯 [1 ]
孙翔 [1 ]
朱晓东 [1 ]
宗跃光 [2 ]
李杨帆 [1 ]
机构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最短路径; 生态网络; 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南京主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用地极为紧张的大都市,识别重要的生态斑块对其进行保留和修复不仅对控制大城市的城市过度扩张、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撑下,(1)将景观阻力分析和网络分析相结合,定量表征研究区的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寻找生态节点;(2)对城市中生态斑块的特殊服务功能进行分析,筛选出具备河流生态防护、隔离工业污染和居民休闲功能的生态斑块;(3)对生态斑块的规模进行分析,提取面积较大的斑块。综合分析后识别出7个重要的节点斑块,建议对其进行立法保护和修复,划定为永久绿地或永久生态空间,并对其建设方向提出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 [J].
刘滨谊 ;
王鹏 .
中国园林, 2010, 26 (03) :1-5
[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 [J].
刘孝富 ;
舒俭民 ;
张林波 .
生态学报, 2010, 30 (02) :421-428
[3]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思考 [J].
韩颖 ;
于玲 ;
汪炘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7) :86-90
[4]   南京古都景观核心和生态文化研究 [J].
姚亦锋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677-686
[5]   城市生态空间演变规律及调控机制——以南京市为例 [J].
陈爽 ;
刘云霞 ;
彭立华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70-2278
[6]   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J].
孔繁花 ;
尹海伟 .
生态学报, 2008, (04) :1711-1719
[7]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J].
岳德鹏 ;
王计平 ;
刘永兵 ;
李海龙 ;
谢怀慈 ;
王冬梅 .
地理学报, 2007, (11) :1223-1231
[8]   长春市南湖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J].
王建华 ;
吕宪国 ;
姜明 .
湿地科学, 2007, (02) :159-165
[9]   基于景观格局和网络分析法的崇明绿地系统现状和规划的评价 [J].
戚仁海 ;
熊斯顿 .
生态科学, 2007, (03) :208-214
[10]   交通网络最短路径并行算法研究综述 [J].
倪安宁 ;
隽志才 ;
高林杰 .
公路交通科技, 2006, (12)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