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

被引:53
作者
楼天阳 [1 ]
陆雄文 [2 ]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系
[2]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身份;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群组依恋; 人际依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对于虚拟社区成员与社区之间连接的关系纽带的本质与类型及其对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目前仍缺乏研究。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纽带理论的扩展与深化,揭示了网民参与虚拟社区的两种心理来源和心理依附机制。通过1028份问卷的实证调查,证明网民对虚拟身份的自我认同是社区认同的部分中介变量,社区成员通过纽带人际依恋和身份群组依恋共同构成与社区之间的心理联结系统,并且线下联系只有在社区内产生人际依恋时才会产生。文章也证明了社区类型对模型的调节作用,最后对该模型的理论贡献和管理应用意义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 [J].
周志民 ;
李蜜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01) :46-51
[2]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
赵志裕 ;
温静 ;
谭俭邦 .
社会学研究, 2005, (05) :202-227+246
[3]   中国网民社会心理分析——第一份来自社会心理学家的专业研究报告 [J].
杨宜音 ;
陈午晴 ;
徐冰 .
Internet信息世界, 2000, (04) :4-11
[4]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 (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 2001
[5]  
共同体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 1999
[6]   Cultivating trust and harvesting value in virtual communities [J].
Porter, Constance Elise ;
Donthu, Naveen .
MANAGEMENT SCIENCE, 2008, 54 (01) :113-128
[7]  
Through a Glass Dark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on in Online Communities[J] . Meng Ma,Ritu Agarwal.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 2007 (1)
[8]   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 [J].
Koh, Joon ;
Kim, Young-Gul ;
Butler, Brian ;
Bock, Gee-Woo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7, 50 (02) :69-74
[9]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Brand Community: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ar Clubs[J] . René Algesheimer,Utpal M. Dholakia,Andreas Herrmann.Journal of Marketing . 2005 (3)
[10]   A social influence model of consumer participation in network- and small-group-based virtual communities [J].
Dholakia, UM ;
Bagozzi, RP ;
Pearo, L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04, 21 (03) :2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