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38
作者
樊秀峰 [1 ]
周文博 [1 ]
成静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中国农业银行漯河市分行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弹性系数; 结构偏离度; 投入产出; 产业就业吸纳能力; 配第-克拉克定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各行业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就业能力不同,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最后,从消除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研究 [J].
冯海华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1, 26 (04) :102-110
[2]   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 [J].
王晓东 ;
谢莉娟 .
财贸经济, 2010, (02) :98-103
[3]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J].
朱轶 ;
熊思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5) :107-119
[4]   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 [J].
王岳平 ;
葛岳静 .
管理世界, 2007, (02) :61-68
[5]   转型期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市场化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J].
蒲艳萍 .
当代经济科学, 2005, (06) :26-32+109
[6]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7]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 [J].
李冠霖 ;
任旺兵 .
财贸经济, 2003, (10) :69-73+96
[8]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关系分析[D]. 成静.兰州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