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是周期性地向世界先进文化大学习,对传统体制大变革的产物,于清末洋务运动传入中国,并沿革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曾全面学习过苏联的"专门化"模式,也探索过"去苏联化"的"教育革命",于改革开放时期走向通识教育的轨道。北京大学借鉴了哈佛等一流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于1999年提出了加强素质、拓宽基础、设立通选课体系的建议方案并予以实施,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基础知识,强化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全面素质。通选课的教学宗旨,不是重在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重在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此后成立了"元培学院"。文章梳理了这场改革的曲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