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22
作者
周林飞 [1 ]
谢立群 [1 ]
周林林 [2 ]
高振东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湿地富营养化; 评价; 聚类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分级界限,正确地选择了各参评指标对于各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灰色聚类法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94 / 5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模糊数学在湿地水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J].
周林飞 ;
高云彪 ;
许士国 .
水利水电技术, 2005, (01) :35-38
[2]   湖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 [J].
门宝辉 ;
梁川 ;
付强 ;
刘庆华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2, (06) :109-111
[3]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J].
王明翠 ;
刘雪芹 ;
张建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47-49
[4]   环境水质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J].
兰文辉 ;
安海燕 .
干旱环境监测, 2002, (03) :167-169
[5]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湖泊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J].
郭奇 ;
李亚 .
环境保护, 2001, (04) :27-28
[6]   灰色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赵志坚 .
四川环境, 1997, (03) :50-52
[7]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J].
兰文辉 .
干旱环境监测, 1995, (03) :147-150+191
[8]  
水环境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M].张锡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10]  
灰色系统学术论文集.[M].刘思峰;史开泉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