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的演化机制与产业政策选择

被引:122
作者
李晓华 [1 ,2 ]
王怡帆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推动着前沿技术向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未来产业转化。随着科技水平增强和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我国也需要在未来产业提早进行谋划。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未来对国民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和带动,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前后向带动和产业赋能能力强,因其产业化的长期性、锁定效应和网络效应而具有先发优势,且具有公共性与竞争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并存等特征。未来产业的战略性、正外部性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发展大方向的可预测性是产业政策成功的前提;但其驱动技术的前沿性、产业化的长期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要求产业政策转型,即从强调产业政策到重视竞争政策、从选择性支持到发展方向引导、从重视应用技术到强化基础研究、从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到市场拉动、从依托特定企业到鼓励多元试错。培育和壮大我国未来产业,需要政府在战略引导、支持基础研究、创造早期市场、完善产业生态、利用全球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978-7-121-39204-7
[2]  
创新经济学手册.[M].布朗温·H.霍尔;内森·罗森伯格.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3]  
发展与发展政策.[M].(美) 斯蒂格利茨 (Stiglitz;J.E.) ;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美)MelissaA.Schilling著;谢伟;王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经济发展战略.[M].(美)赫希曼著;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  
日本的产业政策.[M].(日)小宫隆太郎等编;黄晓勇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7]   Technology trends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decision tree and statistical feature analysis [J].
Kim, Jinhyung ;
Hwang, Myunggwon ;
Jeong, Do-Heon ;
Jung, Hanmin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2, 39 (16) :12618-12625
[8]   Text mining as a valuable tool in foresight exercises: A study on nanotechnology [J].
Santo, Marcio de Miranda ;
Coelho, Gilda Massari ;
dos Santos, Dalci Maria ;
Filho, Lelio Fellows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6, 73 (08) :1013-1027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
[10]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