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姚峰
张苏川
机构
[1]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冠心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超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因CHD伴高脂血症入院接受治疗的27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衡分为三组各90例,均采用降血糖、降血压、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等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1次/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10 mg/次,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剂量增为20 mg/次,疗程均为8 w。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三组治疗前后IMT变化情况,对比组间以及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后hs-CRP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2组hs-CRP水平降低程度最大(P<0.05);治疗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2组降低程度最大(P<0.05);治疗前组间IM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MT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2组IMT值降低程度最大(P<0.05)。三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CHD伴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后,IMT增厚现象、血脂升高情况显著改善,且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同时发现hs-CRP与瑞舒伐他汀钙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分析IMT的改善与患者机体内hs-CRP间存在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842 / 18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 [J].
武文峰 ;
江龙 ;
王春梅 ;
聂绍平 ;
王绿娅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 (08) :1537-1540
[2]   18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临床分析 [J].
詹美恩 ;
陈开 ;
汤文信 ;
刘增荣 ;
叶承刚 ;
朱铁宾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06) :1137-1141
[3]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 [J].
黄韫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01) :86+88-86
[4]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对主要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附视频 [J].
周吉利 ;
钟江华 ;
陈宇辉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0) :1696-1698
[5]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比较研究 [J].
刘扬 ;
李招兵 ;
沈严严 .
重庆医学, 2011, 40 (06) :587-589
[6]   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J].
童海 ;
涂玉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0, 18 (09) :746-750
[7]   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效果与年龄关系探讨 [J].
夏菁 ;
周维智 ;
刘晓红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8 (02) :132-134
[8]   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检测意义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J].
陈科奇 .
中国基层医药, 2010,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