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高铁经验看产业政策和部门创新体系的动态有效性

被引:11
作者
吕铁
贺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动态有效; 中国高铁经验; 创新体系; “光环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由于中国高铁令人瞩目的技术成就,以往促使中国高铁取得成功的条件和活动很容易被泛化为其他产业都应当遵循的普遍经验甚至"模式"。然而,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经验表明,随着政府企业间关系、产业技术能力、市场竞争结构、微观主体治理机制以及当事人社会关系的变化,那些曾经促成中国高铁创新发展的成功因素,其积极效应可能弱化甚至成为负面制约。中国高铁对其他产业创新发展的启示包括:产业政策和部门创新体系的有效性总是情境和阶段特定的,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市场条件和竞争环境的产业政策和部门创新体系的动态适应性,才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高铁技术赶超过程中政府干预活动的有效性是在一系列复杂的条件下实现的,中国其他产业在试图复制中国高铁产业的政府干预型发展模式时必须保持足够的谨慎;应当放弃政府主导或市场主导的简单二分法,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才是形成有效的产业政策、驱动产业赶超发展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产业政策批判之再批判与“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 [J].
贺俊 .
学习与探索, 2017, (01) :89-96+175
[2]   中国高铁的集成创新为何能够成功 [J].
高柏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6, (10) :78-88
[3]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源泉[J]. 路风.&nbsp&nbsp瞭望. 2014 (01)
[4]  
产业专利分析报告[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杨铁军,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