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278
作者
刘佳骏 [1 ,2 ]
董锁成 [1 ]
李泽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承载力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J].
赵翔 ;
陈吉江 ;
毛洪翔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 (09) :58-62
[2]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 [J].
关伟 .
地理研究, 2007, (04) :685-692
[3]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 [J].
张永勇 ;
夏军 ;
王中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26-132
[4]   水资源约束力的内涵、研究意义及战略框架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5) :844-852
[6]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王友贞 ;
施国庆 ;
王德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597-604
[7]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及应用 [J].
闵庆文 ;
余卫东 ;
张建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14-16+129
[8]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J].
王浩 ;
秦大庸 ;
王建华 ;
李令跃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51-159
[9]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 [J].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361-367
[10]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 [J].
夏军 ;
朱一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6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