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参与下的全球气候保护策略可行性模拟

被引:22
作者
王铮 [1 ,2 ]
吴静 [1 ]
李刚强 [1 ]
张焕波 [1 ]
王丽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CO2减排; 碳排放配额; 气候保护; GDP溢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控制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在2050年前不超过500ml/m3和在2010年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是当前国际气候保护的热点问题。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包含GDP溢出机制和技术进步作用的RICE类型模型,以分析全球合作减排的配额公平性和方案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将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ml/m3,以"人均排放权均等"的原则进行国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时,以1861年为历史排放起点会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使用配额上产生极大悬殊,不易在国际谈判中被接受。Stern的减排方案能虽能较显著地将2100年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是,该方案的实施使发展中国家将损失相对较多的经济收益用于支付减排的成本。相比之下较优的国际减排方案为:至20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降低80%,中国、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国家从2020年之后开始减排,至2050年,中国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25%,俄罗斯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30%,世界其他地区比2005年排放水平增加量不超出30%。
引用
收藏
页码:2407 / 24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2050年的能源需求与CO2排放情景 [J].
姜克隽 ;
胡秀莲 ;
庄幸 ;
刘强 ;
朱松丽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296-302
[2]   中美减排二氧化碳的GDP溢出模拟 [J].
王铮 ;
黎华群 ;
张焕波 ;
龚轶 .
生态学报, 2007, (09) :3718-3726
[3]   技术进步作用下中国CO2减排的可能性 [J].
王铮 ;
蒋轶红 ;
吴静 ;
郑一萍 ;
黎华群 .
生态学报, 2006, (02) :423-431
[4]   CO2排放控制的动态宏观经济模拟分析 [J].
王铮 ;
郑一萍 ;
蒋轶红 ;
刘扬 ;
孔祥德 .
生态学报, 2004, (07) :1508-1513
[5]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J].
陈文颖 ;
高鹏飞 ;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42-346
[6]   气候保护支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模拟 [J].
王铮 ;
胡倩立 ;
郑一萍 ;
康淞万 .
生态学报, 2002, (12) :2238-2245
[7]  
ETSAP-TIAM: the TIMES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Part I: Model structure[J] . Richard Loulou,Maryse Labriet.Comput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 2008 (1)
[8]  
ETSAP-TIAM: the TIMES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part II: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J] . Richard Loulou.Comput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 2008 (1)
[9]  
Possible economic impacts of a shutdown of th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an application of FUND[J] . P. Michael Link,Richard S. J. Tol.Portuguese Economic Journal . 2004 (2)
[1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climate change modelling [J].
van der Zwaan, BCC ;
Gerlagh, R ;
Klaassen, G ;
Schrattenholzer, L .
ENERGY ECONOMICS, 2002, 24 (0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