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及其激励框架

被引:16
作者
骆品亮
殷华祥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利益博弈; 双重许可制; 激励效率;
D O I
10.13581/j.cnki.rdm.2009.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基于利益博弈模型分析知识增值的收益分配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效率,提出知识共享的激励框架.在单向知识共享博弈模型中,分析线性许可协议及知识吸收能力对单向知识共享的激励效率;在双向知识共享博弈模型中,分析双重许可协议对双向知识共享的激励效率;知识共享的激励性框架包括共享对象选择、知识吸收能力、利益分配、道德风险防范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55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公司隐性知识共享的经济学分析 [J].
芮明杰 ;
陈晓静 .
管理学报, 2007, (03) :269-272
[2]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默会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 [J].
梁启华 ;
余光胜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1) :77-85
[3]   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 [J].
杨敏才 ;
凌超 ;
王槐林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01) :44-48
[4]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分享与整合 [J].
鲁若愚 ;
陈力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01) :16-20
[5]   试论知识特性与企业知识共享机制 [J].
严浩仁 ;
贾生华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 (03) :16-20+31
[6]   知识网络动态与政策控制(Ⅰ)──模型的建立 [J].
王铮 ;
马翠芳 ;
王露 ;
杨妍 ;
朱斌 .
科研管理, 2001, (03) :126-133
[7]  
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a case study[J] . Laila Naif Marouf.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2007 (6)
[8]   The Na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Exclusivity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icensing [J].
Jiang, Marshall S. ;
Aulakh, Preet S. ;
Pan, Yigang .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7, 47 (06) :869-893
[9]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Modeling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ts Mediators and Antecedents[J] . Chieh-Peng Lin.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07 (4)
[10]   Impact of licensing 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
Kulatilaka, Nalin ;
Lin, Lihui .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 (12) :1824-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