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钟摆现象”的解释

被引:39
作者
李明桥 [1 ]
傅十和 [2 ]
王厚俊 [3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2] 西南财经大学
[3]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钟摆现象; 预期城乡净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先进城务工,后返乡务农(务工)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钟摆现象"。西方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存在"钟摆现象",因此所建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并没有涉及该问题。然而,国内学者大多是借用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对该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户进城务工净收益及其储蓄现值模型、在乡务农(务工)净收益及其储蓄现值模型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钟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 [J].
彭远春 .
人口研究, 2007, (02) :81-90
[2]   “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J].
刘根荣 .
人口研究, 2006, (06) :47-54
[3]   制造业中农民工用工短缺:基于粘性工资的一种解释 [J].
王仕豪 ;
张智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58-64+96
[4]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 [J].
简新华 ;
张建伟 .
人口研究, 2005, (02) :49-55
[5]   十三亿人口日:挑战与希望 [J].
邬沧萍 .
人口研究, 2005, (01) :43-57
[7]   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 [J].
李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125-136+207
[8]   人口学研究方法:规范与发展 [J].
本刊编辑部 ;
王谦 ;
郑真真 ;
郭志刚 .
人口研究, 2002, (05) :19-28
[9]   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以上海为例 [J].
黄晨熹 .
人口研究, 1999, (04) :53-58
[10]  
The exter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J] . Zhiqiang Liu.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