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27
作者
周红青 [1 ]
王德任 [1 ]
张灿飞 [2 ]
张婧 [3 ]
王秋筱 [1 ]
刘鸣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2]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通心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1.12.23)、EMbas(e1966~2011.12.23)、Ovid 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CENTRAL,2011年10月)、CBM(1978~2011.12.23)、VIP(1989~2011.12.23)、CNKI(1980~2011.12.2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1.12.2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1999~2011.12.23),同时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要相关资料,全面收集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9个RCT,共3 906例患者,均为非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质量总体不高。随访时间为治疗结束(最短7天)至6月。16个试验(1 445例)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心络组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SMD=–1.09,95%CI(–1.68,–0.49)];21个试验(2 500例)的Meta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通心络组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4.9%)[RR=1.22,95%CI(1.14,1.30)]。8个试验报道了恶心、胃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4个试验报告治疗期间对照组5例死亡。无3个月病死或依赖率及生存质量数据。结论现有研究提示,通心络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不良反应少,但对脑卒中患者远期死亡和残疾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开展更多高质量特别是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很有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44 / 8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影响 [J].
王蕾 ;
陈哲萌 .
浙江中医杂志, 2011, 46 (09) :699-699
[2]   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凝血功能、Hcy、CR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杨宁 ;
陆倩 .
疑难病杂志, 2011, 10 (08) :607-608
[3]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J].
李观荣 ;
李彩兰 ;
刘黎蓝 .
青岛医药卫生, 2011, 43 (02) :121-123
[4]   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施福生 .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09) :146-147+149
[5]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孟健 ;
杨先凯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01) :41-42
[6]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影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 [J].
杨永密 ;
毛宇光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8) :42-44
[7]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 [J].
魏伟民 ;
张莉 ;
钟建强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8) :20-21
[8]   通心络胶囊治疗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余广兰 ;
彭仕君 ;
张毅 ;
王琪 .
西部医学, 2010, 22 (08) :1491-1492
[9]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J].
陈炜 ;
周盛年 ;
周国钰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 (08) :924-925
[10]   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 [J].
陈贵海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