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研究

被引:33
作者
杜健儿
邓小明
徐美英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上海市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隙麻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14 [麻醉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7 ;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药升高阻滞平面的机制。方法 :30例下肢矫形手术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穿刺针行L2~ 3 穿刺 ,蛛网膜下隙注入等比重的 0 75 %布比卡因 1 5ml后硬膜外置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10例 :硬膜外不给药 (A组 ) ,蛛网膜下腔注药后 15、2 0、2 5分钟经硬膜外导管给予 2 %利多卡因各3ml(B组 )或生理盐水各 3ml(C组 )。结果 :B组和C组温度觉、痛觉与触觉最高阻滞平面均明显高于A组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B组和C组平面固定时间明显长于A组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联合椎管内麻醉时硬膜外注入局麻药与注入生理盐水对阻滞平面升高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阻滞平面升高主要是由于容量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 [J].
张野 .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6, (04) :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