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应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22
作者
刘小鲁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区域性公共品; 拥塞效应; 网络效应; 面板数据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区域性公共品最优供给的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基础上,运用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需求模型与供给模型在描述中国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检验,并对中国公共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公共品供给中中央政府财政补助的效果以及公共品供给的拥塞效应和网络效应进行了估计与测算。分析的结果表明,只有供给模型能够比较有效地反映中国各地区区域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决策。对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公共品的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在供给中则存在显著的拥塞效应,且地区人口增长将使当地人均公共品消费量快速下降;对中央政府财政补助效果的估计则表明,该项补助对提高区域性公共品的人均供给水平的效果虽然为正,但作用甚微。此外,考虑到地方政府可能会由于追求政绩的上升而使其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决策偏离社会福利目标,前期地方政府政绩对当期决策可以显著地解释人均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支出。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2]  
Effects of club size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Network and congestion effects in the case of the French municipalities[J] . Alain Guengant,Jean-Michel Josselin,Yvon Rocaboy.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2 (4)
[3]  
A theory of persistent income inequality[J] . Steven N. Durlauf.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1996 (1)
[4]  
On measuring congest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 .2 MacMillan,M.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1989
[5]  
The Demandfor Local Public Goods:Elasticities of Demandfor Own Price,Cross Prices andIncome .2 Perkins,G.M. National TaxJournal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