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及其对康复训练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杨海涛 [1 ]
庄礼兴 [2 ]
刘悦 [1 ]
机构
[1]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靳三针; 颞三针; 挛三针;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
D O 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3.11.007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及其与康复训练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康复组、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施加颞三针合挛三针治疗、康复训练和联合治疗,分别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结果:在FCA、NDS、FMA量表评分方面,7天后,除康复组外,其他两组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4天后,3组患者的量表评分较7天前均有好转(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CSI评分方面,治疗7天后,靳三针组、康复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康复训练及其联合应用均可缓解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症状,而靳三针不仅能够降低肌张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肢功能,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而且取穴、操作简便,适宜进行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49 / 23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J]. 韩德雄,庄礼兴,张莺.针刺研究. 2011(03)
[2]  
腕踝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J]. 孙阁,周智梁,毛蕾,刘爽.中国针灸. 2011(01)
[3]   头针、体针和颞三针交替使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肌力 [J].
曾祥龙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2) :4485-4485
[4]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J].
米建平 ;
张洪来 ;
樊莉 ;
蒙昌荣 .
中国针灸, 2004, (01) :12-14
[5]   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中风后上臂痉挛的临床观察 [J].
睢明河 .
针刺研究, 2001, (02) :131-133
[6]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J].
刘锋 ;
黄应恒 .
现代康复, 2001, (07) :24-25
[7]   调和阴阳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J].
郑谅 ;
江钢辉 ;
李艳慧 .
针刺研究, 1999, (04) :249-252
[8]   分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68例临床观察 [J].
郭泽新,汪润生,陈向华,周美启,王燕 .
中国针灸, 1995, (05) :7-8
[9]   颞三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J].
靳瑞 ;
赖新生 ;
李艳慧 ;
梁日安 .
中国针灸, 1993, (01) :11-12
[10]  
痉挛[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窦祖林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