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脑梗塞模型的CT和病理研究

被引:6
作者
龚建平,钱铭辉,曹幼甫,顾永平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CT室,苏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早期脑梗塞,犬,CT,病理学;
D O I
10.13315/j.cnki.cjcep.1995.01.026
中图分类号
R743.33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采用双硅柱栓塞法制作了9只犬脑梗塞模型。在24h之内,每隔4h行CT检查一次,并定时将犬处死,进行病理研究,结果发现:CT上梗塞灶出现低密度改变的时间为栓塞后8~16h,与细胞内外液体量的增多有关;灰质区的神经细胞易产生缺血坏死性改变,故早期脑梗塞的低密度改变首先出现在灰质区;最低CT值的测定能更正确地反映早期梗塞灶的密度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8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