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流量包”等虚拟财产如何适用法律

被引:19
作者
赵文胜 [1 ]
梁根林 [2 ]
曲新久 [3 ]
张新宪 [4 ]
董晓华 [5 ]
罗欣
吴新华
赵阳
机构
[1]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2] 北京大学法学院
[3]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5]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
关键词
虚拟财产; 损失额; 套餐; 适用法律; 联通公司; 盗窃罪; 侵犯财产罪; 盗窃数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5 [解释、案例];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030104 ;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渐凸显。司法实践中,对盗窃、诈骗虚拟财产刑事犯罪的定罪量刑尚无统一的标准,导致此类案件在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虚拟财产的价值认定上认识不一。为此,本刊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遴选典型案件,共同邀请有关专家,就盗窃虚拟财产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