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网络模型的知识转移动力分析

被引:7
作者
徐升华 [1 ]
邹宏 [2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知识转移; 超网络; 模型; 动力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引入超网络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知识转移的超网络模型。该模型由社会网络与知识网络复合而成,网络中包括个体和知识两种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连边,分别表示组织知识管理中人和知识两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各类关系。基于N etlogo平台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联系强度和知识显著持有者两个角度探讨了现实网络形态下知识转移的动力行为,发现组织内个体平均联系程度越高,组织产生的知识创新就更多。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网络中初始转移节点数越多,则达到网络中的知识平衡态越快。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组织知识系统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及应用 [J].
席运江 ;
党延忠 ;
廖开际 .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12 (03) :12-21
[2]   基于社会网络与知识传播网络互动的集群超网络模型 [J].
沈秋英 ;
王文平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2) :413-418
[3]   知识转移与网络组织的动力学行为模式(Ⅱ):吸收能力与释放能力 [J].
唐方成 ;
席酉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9) :83-89
[4]   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 [J].
马费成 ;
王晓光 .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07) :38-44
[5]  
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 - 科学出版社 , 王志平, 2008
[6]  
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 on knowledge transfer: an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J] . Michael Fritsch,Martina Kauffeld-Monz.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2010 (1)
[7]  
Management of knowledge intensive systems as supernetworks: Modeling, analysis, computations, and applications[J] . A. Nagurney.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 2005 (3)
[8]  
Knowledge Transfer: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 . Linda Argote,Paul Ingra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 2000 (1)
[9]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 . Gabriel Szulanski.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