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被引:30
作者
周和荣
张鹏程
张金隆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 非正式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模型;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08.05.011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知识属性、情境依赖与默会知识共享条件研究 [J].
余光胜 ;
刘卫 ;
唐郁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6) :23-29
[2]   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述评 [J].
谢荷锋 ;
水常青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04) :54-61
[3]   知识转移的经济分析 [J].
周波 ;
高汝熹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5) :53-59
[4]   知识的转移特性研究 [J].
汪应洛 ;
李勖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10) :8-11
[5]   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J].
王开明 ;
万君康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 (10) :2-7
[6]  
组织隐性知识整合及扩散机制研究.[D].谢辉.中南大学.2005, 06
[7]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om field studies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J].
Kwan, MM ;
Cheung, PK .
JOURNAL OF DATABASE MANAGEMENT, 2006, 17 (01) :16-32
[8]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Jeffrey L Cummings;Bing-Sheng Teng.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 1
[9]   Knowledge transfer: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 [J].
Argote, L ;
Ingram, P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 (01) :150-169
[10]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J].
NONAKA, I .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 (01)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