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利益分配——基于信义义务的制度方法

被引:34
作者
潘林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优先股; 信义义务; 商业判断规则; 整体公平; 司法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优先股跨越了股权与债权的边界。股债融合中股权与债权经济利益状态的趋同、组织法与合同法权利行使机制的交叉,带来了股东间复杂的利益竞争。优先股合同权利空间或是被组织挤压,或是在组织中膨胀,合同与组织陷入双重失序。优先股是股不是债,优先股合同权利的边界应在组织法的框架下划定。作为标准的信义义务制度匹配了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公司法的授权性,其关键在于法官通过何种方法适用模糊的法律标准以及切入复杂的商事交易。通过董事决策程序引导、控制公司决策的公平性,是信义义务司法审查中首要与核心的方法论。结合证明责任的分配机制,优先股与普通股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也可能通过计算分析和判断。由是,回应股债融合中的利益竞争,提升对信义义务制度的微观适应,一种可能的路径在于:程序层面,对公司治理中决策过程的认知从法律行为语境下的格式规范进化到商事交易语境下的程序公平;计算层面,在定量裁判思维下重新认识公司价值计算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1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优先股与普通股股东间利益冲突的处理原则——美国司法实践的演进及其启示[J]. 楼建波,马吾叶.证券法苑. 2015(03)
[2]   论优先股的发行 [J].
张志坡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2) :141-151
[3]   论美国公司法中董事对债权人的信义义务 [J].
朱圆 .
法学, 2011, (10) :129-137
[4]   优先股制度与创业企业——以美国风险投资为背景的研究 [J].
于莹 ;
潘林 .
当代法学, 2011, 25 (04) :77-83
[5]  
我国公司高管勤勉义务之司法裁量的实证分析[J]. 罗培新,李剑,赵颖洁.证券法苑. 2010(02)
[6]  
证明责任的法理与技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霍海红, 2018
[7]  
证明责任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莱奥·罗森贝克, 2018
[8]  
法律行为解释之方法[M]. 法律出版社 , 卡尔·拉伦茨, 2018
[9]  
民法总则评注[M]. 法律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编纂工作组, 2017
[10]  
中国公司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陈夏红,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