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大股东存在下的董事会结构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被引:31
作者
段云 [1 ]
王福胜 [2 ]
王正位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3]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董事会结构; 终极控制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考虑到我国普遍存在大股东集中持股的客观现实,基于大股东"掏空"动机,区分大股东间"监督"与"合谋"两种不同关系,本文构建多个大股东存在下的董事会结构理论模型,并结合该模型的理论涵义推演出研究假设。以1999-200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比例和第一大股东选派的外部董事比例都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此外,当公司的终极控制为国有性质的时候,内部董事和第一大股东选派的外部董事比例更大,而独立董事比例则更少。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理论预期,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够揭示多个大股东存在下董事会的结构特征,同时印证了模型构建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股东存在下的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内生视角的审视 [J].
萧维嘉 ;
王正位 ;
段芸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2) :90-97
[2]   董事会治理研究的理论根源及研究脉络评析 [J].
李维安 ;
牛建波 ;
宋笑扬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1) :130-145
[3]  
董事会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王斌,童盼.中国会计评论. 2008(03)
[4]   控股股东两权偏离、董事会行为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 [J].
牛建波 ;
李胜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7, (02) :31-37
[5]   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关联交易: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余明桂 ;
夏新平 .
南开管理评论, 2004, (06) :33-38+61
[6]   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 [J].
李常青 ;
赖建清 .
金融研究, 2004, (05) :64-77
[7]   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 [J].
于东智 ;
池国华 .
经济研究, 2004, (04) :70-79
[8]   大股东治理与公司治理效率 [J].
曹廷求 ;
刘呼声 .
改革, 2003, (01) :33-37
[9]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J].
唐宗明 ;
蒋位 .
经济研究, 2002, (04) :44-50+94
[10]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 [J].
何浚 .
经济研究, 1998, (05) :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