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

被引:109
作者
方文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符号边界; 社会范畴化; 社会比较; 社会表征; 灵性资本;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5.01.002
中图分类号
B979 [基督教史];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摘要
论文以北京的一个基督新教群体为研究对象,力图揭示社会生活中群体符号边界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论文发现,通过社会范畴化,基督群体和他群体之间的符号边界得以形成;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所形成的群体符号边界,同时也就是群际符号边界得以不断强化;而通过内群体惯例性的和典范性的社会行动,由群体记忆所承载的群体文化、群体风格和群体社会表征体系,以及群际符号边界得以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论文还期望为宗教研究和群体研究,甚至是普通群体符号边界论的构造,提供刺激和灵感。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59+246 +246
页数:3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 [J].
郭贵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92-101+206
[2]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孙隆基著, 2004
[3]  
中国社会分层[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等著, 2004
[4]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5]  
政治的概念[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3
[6]  
宗教心理学简论[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凯特·洛文塔尔(KateM.Loewenthal)著, 2002
[7]  
社会行动者[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方文著, 2002
[8]  
神圣与世俗[M]. - 华夏出版社 , (罗)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Eliade)著, 2002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2
[10]  
原始分类[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