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两条道路”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被引:8
作者
吕乃基
机构
[1] 东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两条道路; 科学方法; 逻辑; 历史; 世界3;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出的"两条道路"具有深刻的科学方法论意义。"两条道路"可以串起各种具体方法,赋予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包括系统方法和复杂性科学方法在内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在"两条道路"的视野下,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即由第一条道路的逻辑思维通往两条道路转折点的非逻辑思维,再后续第二条道路的逻辑思维。结合波普尔的"三个世界",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的两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世界3与世界2,以及世界3与世界1的关系。在世界3与世界2的关系上,作为世界3的两条道路也就是逻辑的东西与世界2即历史的东西基本一致。在世界3与世界1的关系上,作为逻辑的东西的第一条道路,先要经历与历史的东西相反,然后再由第二条道路转为与历史的东西一致。最终达致世界3与世界2,以及世界1一致,也就是三个世界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沟通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
[2]  
哲学笔记.[M].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