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9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王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土地经济密度(LED); 空间格局; “U”型曲线;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11.09.03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仍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太湖地区10个城市发展趋于稳定,并带动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强的相关性,太湖地区的经济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好,而与之距离越远的区域稳定性相对较弱;前者的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较大;而后者受城市化的强力推动更多;前者产业结构已日趋成熟,推动人口集聚和高层次人才的增多。研究认为,后者还应从提高区域市场化指数入手,强化产业、人才、资金的市场化推动,及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出台激励性政策,促进长江以北地区和钱塘江以南地区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6+95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郑新奇著, 2004
[2]  
The Determina-nts of Atmospheric SO2 Concentrations:Re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Robert K Kaufmann,Brynhildur Davidsdottir,Sophie Garnham,Peter Pauly.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8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何芳著, 2003
[4]   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冯科 ;
吴次芳 ;
陆张维 ;
贝涵璐 .
经济地理, 2008, (05) :817-820
[5]   城市用地综合效益评价及其时空变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J].
黄木易 ;
吴次芳 ;
岳文泽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17-23
[6]   发达地区县域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 [J].
魏慧 ;
李永实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3) :69-75
[7]   从深圳经济特区透视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J].
叶涛 ;
史培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434-444
[8]   广西河池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典范对应分析 [J].
孔祥丽 ;
王克林 ;
陈洪松 ;
张继光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131-140
[9]   河南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异分析 [J].
吴克宁 ;
曹志宏 ;
梁流涛 ;
苏珍 ;
史原轲 ;
赵珂 ;
韩春建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 (03) :47-49+46
[10]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黄贤金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7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