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接补贴对象的选择及其实证分析——以安徽省粮食补贴的实地调查为例

被引:9
作者
郭云辉 [1 ]
王红蕾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 补贴对象; 补贴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深入,其对我国粮食种植的激励作用在逐渐弱化。如何继续保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实现其目标是新时期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当前粮食补贴政策的分析,从理论上构建了粮食直接补贴对象的选择模型,并以安徽局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分析认为,粮食补贴政策应根据补贴目标以及耕地需求的补贴弹性和耕地供给的补贴弹性来选择粮食补贴对象,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粮食补贴政策目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耕地供给与需求的补贴弹性不同和补贴对象的选择差异,同一地区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果显著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江西种稻大户对粮食补贴的政策认知、行为意愿及其对策建议 [J].
翁贞林 ;
熊小刚 ;
朱红根 ;
刘小春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1) :187-190
[2]   国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及启示 [J].
马文杰 ;
冯中朝 .
经济纵横, 2007, (21) :67-69
[3]   完善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具体建议 [J].
张照新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60) :24-24
[4]   财政支农重在效率 [J].
唐敏 .
瞭望, 2007, (18) :50-51
[5]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评价 [J].
王姣 ;
肖海峰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4-12
[6]   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 [J].
周莹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31) :28-29
[7]  
全力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N]. 李丽辉.人民日报. 2008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