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中的劳动与资本——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机器论

被引:25
作者
夏永红 [1 ,2 ,3 ]
王行坤 [4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
[2]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3] 《绿叶》编辑部
[4]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机器; 实质吸纳; 异化; 劳动过程; 普遍智能;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2.04.015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中机器、资本与劳动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了技术发展与劳动过程变迁之间的关联,把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判还原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本文通过对资本与劳动间的形式吸纳、实质吸纳Ⅰ和实质吸纳Ⅱ等三种关系的区分,以及对"机器本身"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四因"的分析,循着马克思的方法,重构了一个串联起从马克思到布雷弗曼和芬伯格、再到奈格里等人的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传统的概念框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四种技术批判:产品批判、过程批判、设计批判和主体批判。本文认为,技术体系之内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领域",任何向机器的共产主义应用的可能转变,都将取决于劳动对资本的斗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演讲与论文集.[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  
意识形态的终结.[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