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41
作者
赵明松 [1 ,2 ]
张甘霖 [1 ]
吴运金 [3 ]
李德成 [1 ]
赵玉国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时空变异; 地统计学;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是估算土壤碳储量、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SOM时空演变对评估区域土壤固碳潜力,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2006年采样数据,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比研究了1980-2006年全省范围内表层(0~20 cm)SOM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年和2006年江苏省SOM平均含量分别为16.55±8.50 g kg-1和18.31±8.32 g kg-1,变异系数分别为51.36%和45.44%。两个时期SOM的变异函数均符合指数模型,块金系数由51.85%增加为56.52%,变程由71.55 km减少至37.83 km,SOM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1980-2006年,SOM含量空间分布呈现出北增南减,沿江平原增,宁镇丘陵减,滨海平原基本持平的空间格局,增加幅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小。SOM含量的初始值影响其空间格局的演变,总体上呈现初始SOM含量的高值降低、低值增加的趋势。肥料的大量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作物残茬和根系的生物量;秸秆还田的大力推行,使得大量的有机物质进入土壤,促进了SOM的累积。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对SOM含量变化的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成水田、旱地和林地促进了SOM的增加,而转变成荒地后导致SOM含量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基于GIS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核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揣小伟 ;
黄贤金 ;
赖力 ;
张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6
[2]   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 [J].
李启权 ;
岳天祥 ;
范泽孟 ;
杜正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8) :1385-1399
[3]  
Organic carbon stock in topsoil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nd the recent trend of carbon sequestr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 01
[4]   中国东部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研究 [J].
俞海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Loren Brandt .
地理研究, 2003, (03) :380-388
[5]   近20年太湖流域典型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 [J].
陈浮 ;
濮励杰 ;
曹慧 ;
彭补拙 ;
杨桂山 ;
周生路 .
土壤学报, 2002, (02) :236-245
[6]   河北省遵化平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变异函数与Kriging插值分析 [J].
郭旭东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地理学报, 2000, (05) :555-566
[7]   江苏省农地土壤有机碳及碳截存动态研究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06) :41-44
[8]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0]  
江苏土种志.[M].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