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资助政策的困境与改革要略

被引:21
作者
朱新力
张钗园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专利资助; 垃圾专利; 程序设计; 择优资助; 筛选机制; 专利权评价报告; 科技查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6.3 [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专利资助政策带来了专利申请的春天,但也面临"诱发垃圾专利"的责难。究其根源,在于资助程序设计存在瑕疵:专利资助政策罔顾我国专利初步审查制的缺陷,将不经实质审查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纳入资助范围,却缺乏相应的专利筛选机制,且资助额度设置不当,扭曲了部分专利权人的申请初衷。专利资助政策走出困境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借鉴他国利用检索报告限制行使不稳定专利权的做法,将专利权评价报告设置成资助前置程序;二是借用科技查新体系,将科技查新列入资助必经程序。以专利含金量为考量基点,限缩资助范围,择优资助,可克服专利领域的规制失灵现象,从而实现政府促进科技发展的规制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活用日本实用新型的延长保护制度 [J].
王轶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 (10) :78-79
[2]   日本实用新型制度的历史及变革 [J].
杨平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8, (09) :84-85
[3]   垃圾专利问题的一些思考 [J].
江宏庆 ;
张希华 ;
南雁 .
科技信息, 2007, (25) :3-4
[4]   专利资助机制的分析与思考 [J].
姜胜建 .
今日科技, 2006, (09) :5-7
[5]   垃圾专利横行与我国专利申请总量世界第一 [J].
彭行洋 .
IT时代周刊, 2006, (16) :27-27
[6]   别让“垃圾专利”大行其道 [J].
李大庆 ;
李国杰 ;
张艳 .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6, (08) :25-26
[7]   300万专利,多少是“垃圾” [J].
叶静 .
中国经济周刊, 2006, (29) :24-27
[8]   垃圾专利的法律规制 [J].
魏衍亮 .
今日科技, 2006, (02) :8-8
[9]   专利工作中的数量误区 [J].
吴红 .
科学管理研究, 2005, (06) :76-79
[10]   竹案纠纷之我见 [J].
魏衍亮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5, (08)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