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不同林龄甜槠林水文学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王其兵
贺金生
何建源
刘初钿
金昌善
陈仁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2]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厦门
[3]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
关键词
水文学效应; 甜槠林; 林龄; 武夷山;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8.0004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不同林龄甜槠林的水文学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由甜槠林幼林至成熟林,其水文学效应逐渐增强,杯冠截流雨量、地表枯枝落叶持水能力、林地土壤水分稳渗率、蓄水能力等指标值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地表径流量与地下渗流量则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成熟的森林植被-土壤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良试验站三种地表径流效应的对比研究 [J].
余作岳,周国逸,彭少麟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4) :355-362
[2]   森林降水化学研究综述 [J].
李凌浩,林鹏,何建源,金昌善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1) :84-96
[3]   杉木人工林水量平衡和蒸散的研究 [J].
康文星 ;
田大伦 ;
文仕知 ;
谌小勇 ;
盛利元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2) :187-196
[4]   滇中常绿阔叶林及云南松林水文作用的初步研究 [J].
刘文耀 ;
刘伦辉 ;
郑征 ;
荆桂芬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1, (02) :159-167
[5]   森林植被对河流泥沙和水质影响综述 [J].
孙阁 .
水土保持学报 , 1988, (03) :83-89+96
[6]   森林生态学(五):森林生态系统蓄水保土的功能(1) [J].
姜志林 .
生态学杂志, 1984, (06) :58-61+63
[7]   红松林和采伐迹地的水量平衡分析 [J].
朱劲伟 ;
崔启武 ;
史继德 ;
王维华 ;
王大铎 .
生态学报, 1982, (04) :335-344
[8]  
森林水文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日]中野秀章 著, 1983
[9]   STEMFLOW NUTRIENT INPUTS TO SOIL IN A SUCCESSIONAL HARDWOOD FOREST [J].
POTTER, CS .
PLANT AND SOIL, 1992, 140 (02) :24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