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典型流域近30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破碎化分析——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44
作者
李义玲 [1 ,2 ]
乔木 [1 ]
杨小林 [1 ,2 ]
周生斌 [1 ]
曾雅娟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新疆师范大学
关键词
干旱区; 玛纳斯河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破碎化;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1976年、1989年、2005年三期遥感影像,运用GIS和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对玛纳斯河流域近30 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破碎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在过去30 a间发生了普遍的变化。耕地、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盐碱地不断减少。耕地主要是在草地上开垦出来的。②绿洲内部的耕地趋于集聚状态,破碎性降低,而绿洲边缘的耕地,破碎性增强。草地面积大减,破碎性增强,退化严重。沙地、水域破碎性也不断增强,林地、未利用土地的破碎化于1989年增强,2005年减缓。③驱动力分析表明,流域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的快速增长、政策环境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变化如干旱等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57+1213 +12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疆五十年.[Z].丘远尧 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55-2005,
[2]   干旱区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中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黄青 ;
孙洪波 ;
王让会 ;
张慧芝 .
中国沙漠, 2007, (01) :76-81
[3]   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J].
丁建丽 ;
张滢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100-105
[4]   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J].
贡璐 ;
王宏卫 ;
鲍平勇 ;
吕光辉 ;
潘晓玲 .
中国沙漠, 2006, (03) :421-425
[5]   景观破碎化数量分析方法概述 [J].
由畅 ;
周永斌 ;
于丽芬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146-151
[6]   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陕北榆阳区为例 [J].
焦彩霞 ;
任志远 ;
黄家柱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135-138
[7]   新疆于田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研究 [J].
王国友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谭灵芝 .
中国沙漠, 2006, (02) :259-263
[8]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退化分析 [J].
赵翠莲 ;
杨自辉 ;
刘虎俊 ;
俄有浩 .
中国沙漠, 2006, (01) :90-95
[9]   玛纳斯河流域50年绿洲扩张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J].
程维明 ;
周成虎 ;
刘海江 ;
张旸 ;
蒋艳 ;
张一驰 ;
姚永慧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74-1086
[10]   基于RS和GIS的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格局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