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和FEFLOW在酒泉东盆地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23
作者
魏国孝 [1 ]
王德军 [1 ]
王刚 [2 ]
李常斌 [1 ]
朱锋 [1 ]
徐涛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酒泉东盆地; 地下水系统; FEFLOW; 数值模拟;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7.06.019
中图分类号
P641.7 [地下水普查与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2 ;
摘要
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ArcView GIS技术确定了研究区范围和定解条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原理求解的地下水水流和污染物运移模型FEFLOW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用2001~2003年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了识别和率定.运用识别后的模型对现状水平年(2003年)及P=50%,75%,95%不同地表径流条件下的地下水系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研究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仿真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3年及P=50%,75%,95%地表径流条件下地下水系统水资源补给量分别为7.0562×10~8m3/a,7.7346×10~8m3/a,7.1663×10~8m3/a,6.361×10~8m3/a,排泄量分别为8.2146m3/a,8.7208m3/a,8.3789 m3/a,7.8477m3/a,总均衡分别为-1.1584m3/a,-0.9862m3/a,-1.2126m3/a,-1.4867m3/a,地下水长期处于负均衡状态.为了有效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应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秦王川盆地南部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J].
魏国孝 ;
王刚 ;
李常斌 ;
王德军 ;
朱锋 ;
徐涛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6) :16-21
[2]   民勤绿洲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 [J].
朱高峰 ;
马金珠 ;
李自珍 ;
苏永红 ;
魏红 .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05) :10-14
[3]   青藏高原东北缘酒泉盆地的演化特征与宽台山-黑山断裂的性质 [J].
朱利东 ;
王成善 ;
郑荣才 ;
李秀华 ;
冉波 ;
汪满福 ;
刘永昌 ;
李奋其 ;
刘红军 .
地质通报, 2005, (09) :837-840
[4]  
Shlomo P. Neuman,Elizabeth A. Jacobson.Analysis of nonintrinsic spatial variability by residual kriging with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groundwater levels[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1984
[5]  
张光辉[等]著.西北内陆黑河流域水循环与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  
薛禹群等编.地下水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