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认识论基础:成人终身学习的新知识观

被引:18
作者
陈丽 [1 ]
何歆怡 [1 ]
郑勤华 [2 ]
王怀波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知识观; 认识论; 回归论知识观; 网络化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0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成人终身学习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教育改革的重大实践命题。知识观关乎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和基础性认识问题,而传统知识观在知识价值、知识形态、知识生产与传播、知识组织上的局限,已成为制约成人终身学习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从人类知识观发展脉络来看,其经历了强调知识的客观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网络属性的三个阶段。强调知识网络属性的新知识观,其核心要义和创新价值集中体现在:知识从精加工的符号化信息回归为全部的人类智慧,其体现出的知识全谱系特征为破解成人终身学习在标准化资源供给与个性化学习需要上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环境中涌现出网络化知识新形态,以及伴随而生的联通主义学习为成人终身学习提供了新途径;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相融合大幅加速了知识的更新与流动,其孕育出的在线社区型课程能有效满足成人动态变化的学习需求;互联网环境中知识组织方式从以学科为线索转向以问题为线索,为破解高度综合社会实践与成人终身学习分科培养间的矛盾提供了抓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并以此为成人终身学习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19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研究.[D].杨阳.江南大学.2021, 04
[2]   联通主义学习路径与学习者发展 [J].
王东华 ;
张翼然 ;
肖建军 ;
王小凯 ;
徐亚倩 .
开放学习研究, 2022, 27 (05) :27-33+42
[3]   知识的“技术”发展史与知识的“回归” [J].
陈丽 ;
郑勤华 ;
徐亚倩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 (05) :3-9
[4]   新知识观:从硬知识、软知识到网络化知识——与陈丽教授等商榷 [J].
王竹立 .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43 (07) :5-11+26
[5]   联通主义在线课程设计策略研究——基于五轮cMOOC设计迭代 [J].
徐亚倩 ;
陈丽 ;
肖建军 .
中国远程教育, 2022, (06) :67-75
[6]   联通主义 [J].
史蒂芬道恩斯 ;
肖俊洪 .
中国远程教育, 2022, (02) :42-56+77
[7]   互联网推动教育服务供给变革:需求变化、转型方向与发展路径 [J].
郭利明 ;
郑勤华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12) :21-27+62+76
[8]   知识形态演进的历史逻辑 [J].
韩震 .
社会科学文摘, 2021, (09) :76-78
[9]   “互联网+”时代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策略 [J].
白蕴琦 ;
冯晓英 ;
陈丽 .
终身教育研究, 2021, 32 (02) :13-19
[10]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差异与供给分析 [J].
赵艳立 ;
李继梅 ;
乔爱玲 .
中国成人教育, 2020, (09)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