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DA、TNF-α含量变化及其依达拉奉干预效应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崔洁
[1
]
曹参祥
[1
]
郑静
[2
]
王景周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2]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南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出血;
脑含水量;
丙二醛;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10.16016/j.1000-5404.2007.11.014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MCI-186,商品名为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32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进针不注血。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分别于造模前30min及造模后1次/12h。于6、24、72、168h分别用Longa标准测定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肿周围组织中脑组织TNF-α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TNF-α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TNF-α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出血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DA和TNF-α的活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3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