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36
作者
袁冬梅 [1 ,2 ]
魏后凯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集聚;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1.12.022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分析了出口、外资流入等对外开放因素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推动产业区域集聚的机理以及对不同地区产出的影响。使用199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与外资流入是促进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外资流入对产业集聚及地区总产出增长的正向作用十分显著,而出口对各地区产出份额的提高却表现出负向影响。各省市的海外市场接近度指标在促进产业区域集聚和地区产出增长中也起了积极作用,但内部市场潜力指标没有通过"国内市场效应"对产业集聚产生有利影响。因此,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适时加大外资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有发展潜力的部门,以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同时,要充分发挥内部市场潜力和内需在产业集聚和产出增长中的主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军 ;
徐康宁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91-102
[2]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J].
冼国明 ;
文东伟 .
管理世界, 2006, (12) :18-31
[3]   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研究, 2006, (06) :27-38
[4]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 [J].
万广华 ;
陆铭 ;
陈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17-26+205
[5]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6]  
工业区位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著, 1997
[7]  
Trade,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J] . Dapeng Hu.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2 (3)
[8]  
Changes in Unemployment and Wage Inequality: An Alternative Theory and Some Evidence[J] . Daron Acemoglu.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5)
[9]   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J].
Puga, D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 (02) :303-334
[10]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Chen, J ;
Fleisher, BM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6, 22 (02) :14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