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传播四维框架的构建和阐释

被引:38
作者
王炎龙
李京丽
刘晶
机构
[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公益传播; 四维框架; 公民社会;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09.04.01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将公益传播置于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现实环境之中,以传播主体为切入点,形成"媒体公益传播"、"企业公益营销"、"政府公益管理"、"民众公益参与"四个考量维度,称之为"公益传播的四维框架"。探讨我国公民社会构建中四个维度如何统筹,为公益传播提供符合现实的功能性解释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公益营销:1+1>2激励 [J].
李小星 ;
祝金龙 ;
王世强 .
企业研究, 2008, (08) :26-28
[2]   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与传播期待——解析贵州卫视“关注农民工”系列节目的公共话语空间 [J].
郎劲松 ;
潘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 (02) :55-58
[3]   公益传播的四维效果 [J].
李致纬 .
国际公关, 2007, (04) :35-35
[4]   公益传播现状及发展前景 [J].
马晓荔 ;
张健康 .
当代传播, 2005, (03) :23-25
[5]   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 [J].
李强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2) :17-20
[6]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崔保国, 2006
[7]  
世界风险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
[8]  
媒介研究的进路[M]. 新华出版社 ,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Boyd-Barrett),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