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范卫清 [1 ]
赵云宏 [2 ]
熊维迪 [1 ]
付明东 [2 ]
张仲明 [3 ]
粱俊 [1 ]
师宾 [1 ]
仓雄伟 [1 ]
机构
[1]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2]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超声室
[3]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危险因素;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R544.1 [];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 ;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9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并与高血压分级、病程、脉压、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253例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行相关指标检测及统计学分析;并对41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采用个体化降压治疗、强化调脂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分级程度、收缩压、脉压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与TC、LDL-C、UA、CRP、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强化降压调脂及综合性干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临床冠心病发病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早期强化降压调脂治疗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原发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J].
郭永和 ;
张维君 .
中国循环杂志, 2007, (04) :250-252
[2]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超声评价的意义 [J].
刘兰 ;
黄岚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01) :139-142
[3]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J].
许竹梅 ;
赵水平 ;
范平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0, (02) :165-168
[4]  
Pulse Pressure: Is This a Clinically Useful Risk Factor?[J] . Michael O’Rourke,Edward D. Frohlich.Hypertension . 1999 (3)
[5]   Blood pressure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middle-aged men [J].
Lakka, TA ;
Salonen, R ;
Kaplan, GA ;
Salonen, JT .
HYPERTENSION, 1999, 34 (01)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