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1
作者
杨刚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制度; 中日两国; 保护法; 日本; 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支出; 受助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D731.3 [];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302 ;
摘要
<正>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层保护伞,对于消除贫困、维持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基本生存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关注日本作为东亚国家中发达国家的代表,经由60多年的立法保证与实践,如何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托底基本的民生保障,并分析中日两国在救助原则、制度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异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救助如何发展才能更好托起底线提出建议。一、中日社会救助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救助与贫困治理.[M].米勇生; 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2]  
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理念与实践.[M].杨刚; 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日本最低生活保障法研究.[M].韩君玲; 著.商务印书馆.2007,
[4]  
日本的社会福利改革与新社会风险.[J].平冈公一;.社会保障研究.2012, 02
[5]   日本社会低保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邢文柱 .
日本研究, 2011, (04) :7-11
[6]   日本低保制度的嬗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吴兴国 ;
丁国峰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 (05) :54-60
[7]   家族主义下的日本社会救助制度述评 [J].
赵永生 .
日本学刊, 2009, (05) :98-111+158
[8]   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思想述评 [J].
彭文兵 .
人口学刊, 2000, (02)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