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主体维度分析:以农民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16
作者
周柏春
机构
[1]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 城乡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拉开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帷幕。紧随其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更是具体详尽地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科学、系统地规划和设计,这必然会推进乡村发展,更好地塑造新型城乡关系,对于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于提升农民的切身利益,其要旨在于促使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但乡村振兴不能自发地形成,也不能自动地实现,需要激发广大农民内生动力,不断壮大农民队伍,不断提升农民能力,不断调适和改进乡村振兴政策,引导亿万农民关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融入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主体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坚农民支撑的乡村振兴:缘起、功能与路径选择 [J].
杨磊 ;
徐双敏 .
改革, 2018, (10) :60-70
[2]   为什么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J].
崔锐 .
人民论坛, 2018, (28) :80-81
[3]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民分化及其引申含义 [J].
高帆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60 (05) :149-158
[4]   谁之乡村?何种发展?——以农民为本的乡村发展伦理探究 [J].
王露璐 .
哲学动态, 2018, (02) :80-86
[5]   关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的思考 [J].
王春光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1) :31-40
[6]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探究 [J].
周柏春 ;
娄淑华 .
农村经济, 2017, (08) :101-107
[7]   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维度分析:来自于政府与农民的考察 [J].
周柏春 ;
娄淑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4) :71-77+112
[8]  
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N]. 倪荣远,马高峰. &nbsp学习时报. 2019 (007)
[9]  
农民的终结[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 1991
[10]  
城市发展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 刘易斯,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