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要素的三江源地区旅游扶贫模式探讨

被引:63
作者
李佳 [1 ]
成升魁 [2 ]
马金刚 [2 ]
钟林生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贫困度; 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扶贫模式; 三江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旅游在消除贫困上的潜力和能力,然而,要让旅游真正朝着有利于消除贫困的方向发展,必须对旅游的发展方式加以调整,因地制宜地选择旅游扶贫的模式。本文构建了三江源地区各县贫困程度和旅游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各评价区的贫困度和旅游资源禀赋综合得分,并采用四象限法划分出资高贫低、双高、双低、资低贫高4种旅游扶贫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整个三江源地区的旅游扶贫基本模式为政府主导模式,以及各类型区的旅游扶贫辅助模式,即资高贫低区的政企合作模式,双高区的项目推动模式,双低区的产业联动模式,资低贫高区的大区带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818 / 18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政策实践的广东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探析 [J].
李国平 .
旅游学刊, 2004, (05) :56-60
[2]   “三江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J].
董锁成 ;
周长进 ;
王海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13-720
[3]   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 [J].
马忠玉 .
中国软科学, 2001, (01) :4-8
[4]   开发一方景区 繁荣地方经济 致富周边百姓——安顺地区旅游扶贫的功能与模式 [J].
蔡雄 ;
程道品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 (04) :375-381
[5]   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J].
赵跃龙 ;
刘燕华 .
人文地理, 1996, (02) :5-11+72
[6]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 游佩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6
[7]  
行政边界地区PPT战略研究[D]. 蒋长春.华侨大学 2005
[8]  
2009~2025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M].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