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状况与中国教育实践:教育终结抑或终身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哲学思考

被引:72
作者
吴冠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焦虑; 人工智能; 终身教育; 后人类主义; 行动者-网络; 先秦教育思想;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1.001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当代中国"教育焦虑"的最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在正在到来的"后人类状况"下,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抑或走向终身教育。后者并非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行动者-网络框架",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线性框架";(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内行动",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吼妈式"知识灌输。进而,后人类状况,亦恰恰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哲学契机——教育果真仅仅是一个人类的事业吗?先秦思想潜含着关于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激进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并从该视角出发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和革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164 +16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罗辑思维.[M].罗振宇;樊登;王煜全;张泉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
[2]  
未来简史.[M].尤瓦尔·赫拉利.中信出版社.2017,
[3]  
古典学术讲要.[M].张文江;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  
思想与文化.[M].杨国荣;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思想与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杨国荣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回归真实的存在.[M].陈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  
说文解字注.[M].(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   政治秩序及其不满——论拉康对政治哲学的三重贡献 [J].
吴冠军 .
山东社会科学, 2018, (10) :54-62+76
[9]   家庭结构的政治哲学考察——论精神分析对政治哲学一个被忽视的贡献 [J].
吴冠军 .
哲学研究, 2018, (04) :93-102
[10]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三个反思 [J].
吴冠军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