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认识的演进

被引:8
作者
郑艳芬 [1 ]
张朝枝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旅游; 国际法; 立法;
D O I
10.16323/j.cnki.lykx.2014.01.002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120203 ;
摘要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本依据。本文通过梳理近百年来国际法中关于旅游利用方面的内容,揭示了国际法对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变化趋势。本文认为,国际法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认识与态度的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从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到对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关注;从对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需要的关注到对社区发展与游客精神体验需要的关注;从对待旅游利用被动、消极的态度到主动、积极的态度。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实践远未与国际法接轨,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立法尚处于缺失阶段,因此须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立法以引导和规范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法国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J].
叶秋华 ;
孔德超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25 (02) :10-19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国际规则演变 [J].
张朝枝 ;
郑艳芬 .
旅游学刊, 2011, 26 (01) :81-88
[3]   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 [J].
胡红梅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5) :97-99
[4]   国内外世界遗产原真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 [J].
张成渝 .
东南文化, 2010, (04) :30-37
[5]   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在二元冲突中前行 [J].
张朝枝 .
旅游学刊, 2010, 25 (04) :7-8
[6]   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 [J].
卢松 ;
陈思屹 ;
潘蕙 .
旅游学刊, 2010, 25 (01) :17-25
[7]   文化遗产原真性概念及其内涵演变述评 [J].
刘爱河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 (03) :8-11
[8]   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J].
叶秋华 ;
孔德超 .
法学家, 2008, (05) :34-40
[9]   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 [J].
张朝枝 .
旅游科学, 2008, (01) :1-8+28
[10]   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保护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宪章的启示 [J].
张松 .
城市建筑, 2006, (1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