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育新
刘晓冰
曹志诚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竞争力评价; 组合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根据高新区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构建了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观赋权的G1法和客观赋权的离差最大化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G1—离差最大化组合赋权的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中国17个典型高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AHP方法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分析——以中关村、张江、深圳高新区为例 [J].
朱少鹏 ;
曾刚 .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06) :101-106
[2]   基于DEA的我国高新区相对效率评价 [J].
许陈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8) :117-119
[3]   对我国高新区评价的现状与要解决的问题 [J].
邵学清 ;
卢博文 .
科学学研究, 2007, (04) :671-675
[4]   综合主、客观权重信息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 [J].
陈伟 ;
夏建华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 (01) :17-22
[5]   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J].
刘慷豪 ;
柳治国 .
企业技术开发, 2006, (09) :50-52
[6]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肖新平 ;
李福琴 ;
涂金忠 .
公路, 2006, (08) :122-126
[7]   财务预警中样本数据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J].
于鹏飞 ;
王丽娜 .
会计之友, 2005, (12) :43-44
[8]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琳 ;
陈晓红 .
社会科学家, 2005, (03) :57-61
[9]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J].
易军 ;
汤姿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03) :94-96
[10]   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J].
朱春奎 .
生产力研究, 2004, (01) :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