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圈与游牧社会——以满铁资料为主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王建革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业; 草原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以民国时期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对蒙古草原地区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从人与草原环境的关系出发 ,通过分析游牧民冬、夏营地的分区和畜群周期性的移动规律 ,对蒙民传统的游牧业经济及游牧社会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本文一个重要的发现是 :传统游牧形态是一个多层次的游牧圈结构 ,其目的是为了在基本的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实现最大化的草原利用。在避免局部过牧化的同时 ,达到生产的最大化。“打圈子”的游牧业要求与一定的草原地域进行社会整合 ,蒙族社会也经历了一个从聚落游牧到小规模游牧的发展过程。到清代和近代 ,游牧社会在旗———佐领为基础的地域社会上 ,实现其游牧圈与地缘社会的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M].[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著;唐家龙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6,
[2]  
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M].袁森坡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M].[日]田山茂 著;潘世宪 译.商务印书馆.1987,
[4]  
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M].(俄)史禄国著;吴有刚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5]  
准噶尔史略.[M].《准噶尔史略》编写组 编.人民出版社.1985,
[6]  
清稗类钞.[M].徐珂编撰;.中华书局.1984,
[7]  
草地学.[M].北京农业大学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2,
[8]  
穹庐集.[M].韩儒林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9]  
蒙古社会制度史.[M].[苏]符拉基米尔佐夫(Б·Я·Владимирцов) 著;刘荣焌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0]  
..米内山庸夫;.蒙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