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论、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的不对称——以我国城镇居民为例

被引:31
作者
孔东民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行为金融与金融经济学研究所
关键词
前景理论; 短视行为; 流动性约束;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5.04.016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提出的“前景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如果把对收入变化的预期作为参照,那么收入的实际变动将可分为“优于预期”和“劣于预期”两类时段,对于不同时段,“前景理论”下的损失规避特征将使消费行为呈现不对称形态。本文由此构造了一个可检验的计量模型,并利用GMM对我国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支持“前景理论”假说的成立,同时拒绝短视行为和流动性约束假说。最后,对消费的时变因素加以考察,发现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变革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 [J].
欧阳俊 ;
刘建民 ;
秦宛顺 .
经济科学, 2003, (05) :98-103
[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与经验分析 [J].
宋冬林 ;
金晓彤 ;
刘金叶 .
管理世界, 2003, (05) :29-35
[3]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兼论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与利率 [J].
申朴 ;
刘康兵 .
世界经济, 2003, (01) :61-66
[4]   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J].
万广华 ;
张茵 ;
牛建高 .
经济研究, 2001, (11) :35-44+94
[5]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M].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陆家骝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