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趋同分析——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9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34
作者
黄新飞 [1 ]
郑华懋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产业空间布局; 地区专业化; 趋同分析;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0.01.015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的制造业为例,通过衡量行业空间集中度和地区专业化水平指标,发现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已进入聚集与扩散并存的新阶段,各城市间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增强,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但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岸、西岸内部各城市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性。同时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城市1993-2007年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存在σ-趋同和条件β-趋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96
[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 [J].
蔡昉 ;
都阳 .
经济研究, 2000, (10) :30-37+80
[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 [J].
徐现祥 ;
李郇 .
经济研究, 2004, (05) :40-48
[4]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5]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J].
梁琦 .
世界经济, 2004, (12) :32-40
[6]   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J].
黄新飞 ;
舒元 .
国际贸易问题, 2007, (12) :11-17
[7]   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研究, 2006, (03) :103-114
[8]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 [J].
Dumais, G ;
Ellison, G ;
Glaeser, EL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2, 84 (02) :193-204
[9]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 . Glenn Ellison,Edward L. Glaese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7 (5)
[10]  
Technology, Factor Supplies,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Estima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J] . James Harrig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