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镉和铬对草鱼苗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37
作者
王少博
王维民
郭亚楠
郭元媛
魏嘉
张迎梅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镉; 铬(Ⅵ); 草鱼; 毒性; 谷丙转氨酶; 组织损伤;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7.04.024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铬(Ⅵ)对其鱼苗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组织学影响.急性实验结果表明:镉与铬(Ⅵ)对草鱼苗的联合毒性在24h和48h,AI>0,为协同作用.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镉、铬(Ⅵ)质量浓度处理,肝胰脏中GPT活性呈下降趋势,两者联合处理质量浓度对GP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升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鳃、肝胰脏、肠和脾脏对重金属染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重金属镉和铬不仅能够影响草鱼苗主要酶的活性、使鱼体组织器官明显受损,而且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损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Toxic Effects of Wastewaters Collected at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ites of a Purification Station in Cultures of Rainbow Trout Hepatocytes.[J].C. Risso-de Faverney;A. Devaux;M. Lafaurie;J. P. Girard;R. Rahmani.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01, 2
[2]   JOINT TOXICITY OF MERCURY AND SELENIUM IN SALMONID EGGS [J].
KLAVERKAMP, JF ;
MACDONALD, WA ;
LILLIE, WR ;
LUTZ, A .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1983, 12 (04) :415-419
[3]   重金属镉对花背蟾蜍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黄德军 ;
张迎梅 ;
赵东芹 ;
龙静 ;
汪贵英 ;
胡之德 .
兰州大学学报, 2004, (02) :81-83
[4]   Cd和Cr(V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鲫鱼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J].
贾秀英 ;
董爱华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 (02) :19-21
[5]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J].
杨丽华 ;
方展强 ;
郑文彪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01-106
[6]   不同浓度铬盐饲料对鲤生长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蔺玉华 ;
卢健民 ;
富惠光 ;
梁智龙 ;
赵淑敏 ;
马俊杰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 (01) :48-51
[7]   六种重金属离子胁迫诱导鱼类细胞凋亡的研究 [J].
项黎新 ;
邵健忠 ;
孟真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1, (06) :866-869
[8]   Hg2+、Cd2+对鱼类嗅觉的毒性及Ca2+的解毒作用 [J].
陈荣 ;
柴敏娟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26-734
[9]   环境污染物镉毒性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J].
叶寒青 ;
杨祥良 ;
周井炎 ;
徐辉碧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 (03) :9-12
[10]   镉、铬离子对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毒性的协同作用 [J].
赵守城 .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05) :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