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的能值评估

被引:33
作者
陆宏芳
彭少麟
蓝盛芳
陈飞鹏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2]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广州
[4] 广州
关键词
基塘模式; 农业生态工程; 能值; 可持续发展能力;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358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及最新推出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EISD),分别对珠江三角洲三水市的3种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进行了系统层和子系统层的能值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模Ⅲ的可持续发展性能最强,其EISD比模式Ⅰ、Ⅱ分别高出58.3%和29.7%;种植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但环境压力大,是模式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差的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产环效果不佳,但增益环效果明显;渔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环境压力小,是系统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强的子系统,引入翘嘴鳜的生态经济边际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622 / 16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蓝盛芳 ;
钦佩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129-131
[2]   草基-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养分循环研究 [J].
王德建 ;
徐琪 ;
刘元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4) :426-430
[3]   稻鱼鸭复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研究 [J].
郑永华 ;
邓国彬 ;
卢光敏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4) :431-434
[4]   东莞市郊平原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J].
陈荣均 ;
骆世明 .
生态学杂志, 1997, (03) :2-7
[5]   茂名市典型基塘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 [J].
黎华寿 ;
骆世明 .
农村生态环境, 1992, (03)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