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5
作者
王晓天 [1 ]
郭昊 [1 ]
唐明明 [1 ]
孙晋民 [2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学生工作部
[2] 中国医科大学试验中心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药物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即刻缓解缺血症状和避免不良后果。近年来,非ST段抬高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已不局限于传统方面,新药(例如应用于抗凝治疗的磺达肝癸钠)与新技术的应用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163 / 31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J].
傅力 .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6) :240-241
[2]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J].
杨志美 .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08) :261-262
[3]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策略的变化与评估 [J].
史明娟 ;
邱原刚 ;
刘紫燕 ;
王齐齐 ;
祝玉娟 ;
朱建华 ;
张芙荣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 (02) :88-90
[4]   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 [J].
任保军 ;
王悦喜 ;
于赛华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 (04) :254-257
[5]  
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运动致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 颜彦,李高平,李景霞,景怀根,钱菊英,朱文青,葛均波,林佑善,诸骏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7)
[6]   老年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叶飞 ;
陈绍良 ;
朱中生 ;
张俊杰 ;
林松 ;
周陵 ;
刘玲玲 ;
阚静 ;
段宝祥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 (02) :93-95
[7]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J].
杨晓燕 ;
龚培力 ;
王琳 ;
李芳 ;
王朝晖 ;
王秋芬 ;
陈健 ;
党瑜华 ;
赵洛沙 ;
许爱国 ;
刘鹏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03) :275-278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和抗栓治疗的进展 [J].
陈纪林 .
中国循环杂志, 2006, (01) :67-68
[9]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抗炎机制 [J].
李建军 .
临床内科杂志, 2006, (01) :8-11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 [J].
柯元南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 (0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