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结构、融资渠道与农村金融改革

被引:6
作者
吴烨 [1 ]
余泉生 [2 ]
机构
[1] 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2] 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关键词
信息结构; 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农户融资约束的原因;改进一般委托代理模型,引入监督和声誉机制,深入研究贷款合约中抵押物的替代机制,并比较亲友关系借款、民间金融组织借款和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等融资渠道的监督和声誉机制的运行效率。结果表明: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缺乏监督和声誉机制的比较优势;民间金融组织因需要全部自有资本运营,资本需要的回报率较高,所以对民营资本监督效率也有更高要求;而内生于社会网络关系内部的亲友关系借贷,能够充分有效实施监督和声誉机制,明显改善农村融资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现状分析和建议 [J].
邱剑 ;
陈百里 .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6) :71-74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 [J].
杨汝岱 ;
陈斌开 ;
朱诗娥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116-129
[3]   信息结构、贷款技术与农户融资结构术——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胡士华 ;
李伟毅 .
管理世界, 2011, (07) :61-68
[5]   农村资金外流原因及其回流机制 [J].
吴烨 .
重庆社会科学, 2010, (05) :24-27
[6]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分析:金融排斥性视角 [J].
何德旭 ;
饶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2) :108-114
[7]   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J].
李锐 ;
朱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46-155
[8]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经济研究, 2005, (07) :35-44
[9]   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J].
何广文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2) :12-20
[10]  
如何有效引导资金回流农村[N]. 吴烨. 光明日报. 2007 (010)